消防设施,是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防烟排烟系统以及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安全疏散设施等。
1. 火灾种类
1.1?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应根据该场所内的物质及其燃烧特性进行分类。
1.2?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可划分为以下五类:
1.2.1?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及其制品等燃烧的火灾;
1.2.2 ??B类火灾:液体火灾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燃烧的火灾。
1.2.3 ??C类火灾: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燃烧的火灾。
1.2.4 ??D类火灾: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
1.2.5 ??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如发电机房、变压器室、配电间、仪器仪表间和电子计算机房等在燃烧时不能及时或不宜断电的电气设备带电燃烧的火灾。
1.3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其生产、使用、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级:
1.3.1严重危险级: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扑救困难,容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的场所;
1.3.2中危险级: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扑救较难的场所;
1.3.3轻危险级: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缓慢,扑救较易的场所。
1.3.4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见下表。
危险等级  | 举??? 例  | 
厂房和露天、半露天生产装置区  | 库房和露天、半露天堆场  | 
严重危险级  | 闪点<60℃的油品和有机溶剂的提炼、回收、洗涤部位及其泵房灌桶间  | 化学危险物品库房  | 
?  | 液化石油气储罐区、桶装库房、堆场  | 
中危险级  | 闪点≥60℃的油品和有机溶剂的提炼、回收、回收工段及其抽送泵房  | 丙类液体储罐区、桶装库房、堆场  | 
各种电缆廊道、高低压配电室  | ?  | 
轻危险级  | 不燃液体的泵房和阀门室  | 丁戊类液体储罐区、桶装库房、堆场  | 
仪表、器械或车辆装配车间  | ?  | 
2. 灭火器的类型选择
2.1 ?A类火灾场所应选择水型灭火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或卤代烷灭火器。
2.2? B类火灾场所应选择泡沫灭火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B类火灾的水型灭火器或卤代烷灭火器。极性溶剂的B类火灾场所应选择灭B类火灾的抗溶性灭火器。
2.3? C类火灾场所应选择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卤代烷灭火器。
2.4? D类火灾场所应选择扑灭金属火灾的专用灭火器。
2.5? E类火灾场所应选择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但不得选用装有金属喇叭喷筒的二氧化碳灭火器。
2.6? 非必要场所不应配置卤代烷灭火器。
2.7? 在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宜选用相同类型和操作方法的灭火器。当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存在不同火灾种类时,应选用通用型灭火器。
2.8? 在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当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灭火器时,应采用灭火剂相容的灭火器。
3.灭火器的型号编制方法
灭火器类型  | 灭火器 种类  | 灭火剂充装量 (规格)  | 灭火器类型规格代码(型号)  | 灭火级别  | 
L  | ㎏  | A级  | B级  | 
干粉 (碳酸氢钠)  | 手提式  | ?  | 5  | MF5  | ——  | 89B  | 
?  | 8  | MF8  | ——  | 144B  | 
推车式  | ?  | 20  | MFT20  | ——  | 183B  | 
?  | 50  | MFT50  | ——  | 297B  | 
干粉 (碳酸铵盐)  | 手提式  | ?  | 5  | MF/ABC5  | 3A  | 89B  | 
?  | 8  | MF/ABC8  | 4A  | 144B  | 
推车式  | ?  | 20  | MFT/ABC20  | 6A  | 183B  | 
?  | 50  | MFT/ABC50  | 8A  | 297B  | 
二氧化碳  | 手提式  | ?  | 2  | MT2  | 3A  | 21B  | 
?  | 5  | MT5  | 4A  | 34B  | 
推车式  | ?  | 20  | MTT20  | ——  | 70B  | 
?  | 30  | MTT30  | ——  | 113B  | 
一般编在型号首位,是灭火器本身的代号。通常用“M”表示。灭火剂代号编在型号第二位:P——泡沫灭火剂,酸碱灭火剂;F——干粉灭火剂;T——二氧化碳灭火剂;Y——1211灭火剂;SQ——清水灭火剂。形式号编在型号中的第三位,是各类灭火器结构特征的代号。目前我国灭火器的结构特征有手提式S、推车式T、鸭嘴式z、舟车式Z、背负式B五种。
4 二氧化碳灭火器
4.1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灭火原理:二氧化碳系惰性气体,本身不燃亦不助燃。覆盖火区可隔绝空气,使火熄灭。二氧化碳灭火器利用其内部充装的液态二氧化碳的蒸汽压将二氧化碳喷出灭火。
4.2二氧化碳灭火器的适用范围: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救600伏以下的带电电器、贵重设备、图书资料、仪器仪表等场所的初起火灾,以及一般可燃液体的火灾。
4.3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分类及规格:
4.3.1按二氧化碳的充装量分有:2Kg、3Kg、5Kg、7Kg等四种手提式的规格和20Kg、25Kg等两种推车式规格。
4.3.2按移动形式分有:手提式和推车式。
4.3.3按结构又可分为:凹底式和有底圈式两种。一般凹底式手提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挂在墙上待用,以免凹底直接与地面接触,因潮气等而影响使用安全和寿命。
4.4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4.4.1手提式灭火器
灭火时只要将灭火器提到或扛到火场,在距燃烧物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对没有喷射软管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把喇叭筒往上扳70~90度。使用时,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属连接管,防止手被冻伤。灭火时,当可燃液体呈流淌状燃烧时,使用者应将二氧化碳灭火剂的喷流由近而远向火焰喷射。
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时,使用者应将喇叭筒提起,从容器的一侧上部向燃烧的容器中喷射,但不能将二氧化碳射流直接喷到可燃液面上,以防止将可燃液体冲出容器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
4.4.2推车式灭火器
推车式二氧化碳灭火器,一般由两人操作,使用时由两人一起将灭火器推或拉到燃烧处,在离燃烧物10米左右停下,一人快速取下喇叭筒并展开喷射软管后,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人快速按顺时方向旋动手轮,并开到最大位置。灭火法与手提式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一样。
4.5注意事项
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如果在室外使用时,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如果在室内窄小空间使用时,灭火后操作者应迅速离开,以防窒息。
4.6二氧化碳灭火器的技术性能指标
????????????? 规格 项目  | MT2  | MT3  | MT5  | MT7  | MTT20  | MTT25  | 
灭火剂量(公斤)  | 2 -0.15  | 3 -0.15  | 5 -0.2  | 7 -0.2  | 20 -0.40  | 25 -0.50  | 
有效喷射时间(秒)  | ≥8.0  | ≥8.0  | ≥9.0  | ≥12.0  | ≥15.0  | ≥15.0  | 
有效喷射距离(米)  | ≥1.5  | ≥1.5  | ≥2.0  | ≥2.0  | ≥4.0  | ≥5.0  | 
喷射滞后时间(秒)  | ≤5.0  | ≤5.0  | ≤5.0  | ≤5.0  | ≤10.0  | ≤10.0  | 
喷射剩余率(%)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充装系统(公斤/升)  | ≤0.67  | ≤0.67  | ≤0.67  | ≤0.67  | ≤0.67  | ≤0.67  | 
使用温度范围℃  | -10~+55  | -10~+55  | -10~+55  | -10~+55  | -10~+55  | -10~+55  | 
灭火能力  | 1B  | 2B  | 3B  | 4B  | 8B  | 10B  | 
4.7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维护
4.7.1二氧化碳灭火器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不得接近火源,环境温度-5~+45℃之间为好。
4.7.2灭火器每半年检查一次重量,用称重法检查。称出的重量与灭火器钢瓶肩部打的钢印总重量相比较,如果低于钢印所示量50克的,应送维修单位检修。